类别:拴马桩 | 材质种类:石料 | 材质:汉白玉 大理石 花岗岩 |
产地:河北 | 摆挂形式:摆饰 | 是否专利货源:否 |
是否进口:否 | 货号:141 | 工艺:多重工艺 |
品牌:和光悦 | 产品编号:141 | 制作工艺:雕刻 |
制作方法:半手工半机械 | 适用场景:各种场所 | 净重:咨询联系 |
加印LOGO:可以 | 规格:咨询联系 | 尺寸:咨询联系 |
拴马桩石雕是我国北方***的民间石刻艺术品,在陕西省渭北高原上的澄城县分布尤为密集,其数量和品种可称得上在全国""。它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,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,一般通高2-3米,宽厚相当,约22-30厘米不等,常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,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,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,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,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***的意义,人们称它为"庄户人家的华表"。
拴马桩"是广泛流传于陕西渭南乡村的民间石雕品,也称"拴马石"。现在藏有拴马桩最多的是关中民俗博物院,关中民俗博物院藏有8600多根拴马桩。在农家宅院,门前用以拴马、牛等牲畜的石雕桩。雕刻精美的拴马桩称"样桩"、"看桩"。拴马桩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、黑青石,少数用细砂石。一般大型的通高约300厘米,中型的约260厘米,小型约230厘米。石桩分四部分:桩头是石雕的主要部位:桩颈(台座)承托桩头,一般为上圆下方,其上浮雕莲瓣、鹿、马、鸟、 兔、 云、水 、博古等图案;桩身,少数刻串枝纹、卷水、云水纹;桩根则埋入地下。桩头圆雕,有表现人物,人与兽和多人物组合形象,也有表现神话故事人物如寿星、刘海、仙翁等。动物形象则有狮、猴、鹰、象、牛、马等。较精彩的是人骑狮,多在石狮子前肢或人臂腕间镂凿穿系缰绳的孔眼,石狮子突出其扭转身躯的动态,骑者则表现为俯身前冲,或驼背卷伏的动态,颇为生动。人物五官及衣饰刻划细致,所持物件如烟斗、如意、琵琶、月琴都很逼真。拴马桩石雕在整体上能综合运用圆雕、浮雕、线刻手法,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。
自从人类驯化马,并为人骑乘运输起,拴马桩就***。最初没有固定的拴马桩,一棵树,一根木桩子,一块石头,只要能固定马缰绳就可以了。现在在蒙古的呼伦湖中竖立着一块不规则的长方形石柱,相传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拴马桩,它可能就是元代拴马桩的雏形。明清两代,石刻的拴马桩已非常普遍,民国以后,汽车等新的代步工具慢慢替代了骑马出行,拴马桩就逐渐减少了。
在古代,马是驮运物品、作战及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,古代的驿站旁就常常设立有大批的拴马桩。加之蒙古族、满族等北方游牧民族有骑马狩猎的习俗,所以马匹的大量存在是拴马桩产生的直接原因。
马、驴、骡在北方地区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,一个家庭拥有的土地越多,所需的马匹也就越多,所以在北方农民的心里,拴马桩又是富裕的象征和标志,这也是大批的拴马桩能够产生和保存下来的重要的心理因素。在陕西渭北地区所见到的拴马桩是北方农耕文化的产物和缩影。拴马桩不仅具有拴系马、牛等牲畜的实用功能,还因其置于富户人家的大门两侧,成对或成排状,从而与门前建筑互相映衬,成为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部分,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。拴马桩一般高2米左右,宽厚相当,约22~30厘米不等,特别高大粗壮的,高可达3米以上,尤其是雕刻精美的被誉为"看桩"、"望桩"或"样桩",堪称庄户人的"华表"。
栓马桩为中国古代人民文化艺术的产物和智慧的结晶,对考古和文化艺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
企业类型 | 有限责任公司(自然人投资或控股) | 注册资本 | 300.00万人民币 |
公司注册地址 |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路庄子乡马羊村村西(现代雕塑产业园内) |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| 91130634MA0D1APR12 |
登记机关 | 曲阳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| 法定代表人 | 高立涛 |
公司成立日期 | 2018-12-04 | 营业期限 | 2018-12-04至2038-12-03 |
经营范围 | 园林绿化工程、园林古建筑工程、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施工;石、木、泥、水泥雕塑品,石质脱硫、脱硝除尘设备,石碑,石材加工、销售及安装;金属、玻璃钢、树脂雕塑品,景观石,喷泉装饰品销售及安装;园林景观、雕塑品设计服务;陶瓷制品销售。(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,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) |